瓦石之库,和茶道之间,有何联系?
“瓦库”的设计师余平先生,多年来,在设计生涯之余,主要精力都投放在了对中国古镇的研究上。他和一批同好朋友一起,长年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地的古镇。踏勘、收录、调查、研究古镇—— 寻踪一种正在消失的历史记忆。器以致用。砖瓦和茶叶,都是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。器以载道。问瓦之道和问茶之道,又都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现在的社会,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审美品味,毕竟提高了。那种暴发户式的奢华风和慈禧式的欧化风,已经渐渐收敛。可它竟毕像一场台风一样,势头虽稍减其锐,但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,却同样是十分严重的:即城市特色的危机、自然的退隐、中国质朴诗性的消亡。
这一场风,刮了有十几年之久。但设计师对今后有可能袭来的,另一场别的什么风,有没有防范意识呢?抗灾和防御能力又如何呢?有多少设计师会像“瓦库”的设计者那样,真正从中国文化的积聚中提炼;又善于从各种文化的积淀中去识别、筛选、整合呢?让我们尽快从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和浮燥中,冷静下来思考吧。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这也许正是余平及许许多多优秀的负责任的设计师,在这世纪之初的十字路口之心态的写照吧。
时下,流行“轻装修,重装饰”的理念。此话好像是对物质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过份的“装修”,进行了否定;又好像是对后现代思潮鼓励下的着意的“装饰”,给予了肯定。但若仔细一加考量,则有失偏颇,值得注意。这类口号,且容易对社会产生误导。我们周围环境中许许多多布景式的或平庸的室内设计作品,就是这样产生的。
在室内空间环境的营造中,各种元素共同整合。形成不同空间的空间场。装修和装饰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和手法之一。但装修和装饰侧重点不同,发挥的作用也不同。而且,不同空间对此的要求更不尽然相同,亦势必会有轻重之分。但总的来说,两者都很重要。古话说: 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,反问一句“毛之不存,皮将焉复”?皮和毛、内容和形式,应是互为表里,互为经纬的关系。这是手心手背的关系,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。
这两者的关系,虽有表里的不同,但却都有各自的审美功能。从审美角度,倒可以借鉴古人说的文和质的关系。古人把这一对审美概念定义为质和文的观念。而且从古至今,不乏研究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