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我们:
品牌服务电话:400-029-0032
对话砖瓦—建筑元素与社会情感实录(十三)
来源: | 作者:proa4bbc2 | 发布时间: 2016-05-27 | 161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  李建森:用情充沛,立意遥深,一篇美文。下面,我们有请刘世尧先生发言。

  刘世尧(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郑州委员会副会长、全国杰出设计师):刚才听了各位大师对瓦文化的见解,收获非常大。刚才孙华锋和王政强都提到城市现代化进程过程中,可能是有缺失的,我们如何把缺失找回来。谈到这一点,我想到一个美国的电影《未来水世界》,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。里面演的有一段是“地球被水淹没了,土在一个瓦盆里面”。今天我们所认识到的,如果我们更加注重把它保留下来,可能以后会是这样的,代表我们的世界以后就是这么可怕的,不只是一个科幻片。

  从郑州的发展能够看出来,不只是郑州,每一个城市都是这样,一些老建筑,有的甚至是很有价值的老建筑,逐步被拆掉。在去年、前年的《大河报》、《凤凰周刊》都谈到这个问题,整个城市,除了孤零零的建筑之外,庙宇建筑之类的都消失了,这样的城市,对于城市成长的人跟孩子,将会是怎样的影响?我觉得他们以后受不到历史文化、城市发展文化的滋养,人会变得很浮躁,尤其是现在的很多建筑。成长在这种环境之下,我觉得他们的心灵是非常单薄,环境与历史的没有内在关系,我觉得这是很可怕的。

  余平老师换了一个形式,瓦库的名字起的非常好,把各种各样的瓦和瓦的文化、故事和情感收集在一起。我觉得瓦是对传统思想、文化的一种符号。大家来品茶的时候,瓦有它特殊的表情,人对他的感情和人看到它所反映出来的表情是一种对话,是一种心灵的滋养。瓦库和过去的茶馆相比,是有很大的不同。这样的场所,正是需要互相对话、互相感受的气氛。

  再说一下对瓦的认识,我老家是东北沈阳的,在我很小的时候,家里亲戚都在老家。我家是三居院的,那种高门大户的感觉,到现在我也忘不了。过去中国人在建造房子的时候,除了天人合一,包括中国人传统思想的对比,家族的传统教育概念在里面。在城市进展过程中,我觉得只有规划师、建筑师是不够的,包括历史学家、建筑学家都要有评估。前几年在省的老博物馆扒掉了,那是老建筑了,我觉得是值得保留的,扒掉了就再也没有了。

  今天大家在这儿召开这个研讨会,我觉得非常有意义。前几年一个教授专门座谈民间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研究,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料,让政府重视。今天我受启发非常大,瓦库只是一个形式,在我们的设计过程当中,包括在小说、散文中间,大家应该呼吁整个社会来关注和保护,或者是怎么传承、怎么发展、怎么创新,这样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、对传统建筑的方式。我们有很大的社会责任感,要做到我们做的每一个设计、写的每一篇作品,都要对我们的后代产生一些好的正面的影响。

  李建森:刘老师的发言很精彩,也很有使命感。下面我们有请张振刚先生发言。

  张振刚(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郑州委员会副会长、全国杰出设计师):我来瓦库的时候是因为看到广告过来的,我跟我太太都喜欢喝茶,才过来的,我觉得在城市里找不到自己思想放松的地方。每天都要去研究一些专业,觉得特别的累,后来知道这个地方,非常喜欢,我经常到这里来。

  我觉得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之一,中国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和思想相关的,中国的建筑一般都是砖木结构,为什么中国是砖木,西方却是石头?比如说砖瓦,是来自于黄土,这些东西是息息相关的。西方没有这样的哲学观点,它不存在这样的东西。砖瓦,更多的是东方思想的载体。

  李建森:时间关系,大家的发言可以简要一些,但是要说的话还是一定要说。下面,有请杨彬先生发言。

  杨彬(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郑州委员会副会长、全国杰出设计师):我们今天来这儿谈论砖瓦,正是因为我们在喧嚣的都市里面,我们的心灵没有办法沉静下来,我们来到这里,也是一种心灵的放松。瓦是质朴的,余平老师的作品,给我第一眼的感觉,这个空间要是我自己的办公室多好,说明我们多么需要这种空间、这种环境。我觉得余平老师给我最大的感受,他能够抛弃掉一些世俗潮流的东西,沉浸到这种自我的空间里面,来创造艺术的感受,这是对我们商业设计师、专业设计师,我们每天做专门的设计,他是比较执着的,追求一种方向,这是很多设计大师已经走出了先前的一步,很多大师都有自己个性的延续,我对余平老师表示致敬。同时,在这种心灵的回归里面,给大家每个人都是有启迪。

  李建森:霍云先生从北京飞来,请他发言,资深策划,资深发布。

  霍云(资深策划人、专栏作家):生命力就是品牌力,瓦库在城市发展中确定自己的文化意义,成为文化符号,要具有相别与前、相别与后,要生存。超越回忆的问题,因此要进行深层的思考和品牌设计,并结合市场行为,断定市场发展规划,否则它是一个梦想,梦想进入时代,才能把种子变成青草,融入春天,才能成为建筑史上的一朵鲜花。

  李建森:下面请《小品文选刊》的执行主编、散文家黄海发言。

  黄海(《小品文选刊》执行主编、散文家):各位老师和学者讲的非常好,让我受益匪浅。从历史的角度,中国元素的角度、建筑的角度都讲了,我谈一下作为我的感受。从西安的瓦库一、二、三,到郑州的五号,我觉得给我特别大的感受是:这里的女服务员很漂亮。瓦库设计得体,让我们回到了生活的层次,回到了日常的状态,这里很放松,并且非常美好,朋友们、熟人在一块,也可以看到很多美女,这个是很多地方看不到的,我特别喜欢。我还有一点感受,中国建筑,中国历史,都是雄性的,是诗歌的,并且是砖和瓦的,这一点很重要。喝茶的地方,来的最多的是男人,我希望瓦库多为男同胞多考虑一下,把一些女性的东西也多一点,我们会在这里会看到更多的美女。

  李建森:黄海是七十年代散文家和诗人的代表人物,他的发言是另一种角度,很见高度。

  肖艳辉(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郑州委员会副会长、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):社会发展到这一步,我觉得也是一种回归。我要谈一种反思,大家已经谈了很深的情感了,深到像一个包袱。我们面对瓦产生这么多的情感,我觉得要感谢革命的力量,如果没有革命,历史上大家不会对瓦有这么深的情感,因为远去了,让我们产生了这种情感。这种情感,是人的一种天性。我觉得有的东西是一种包袱,不用过多的留恋和更多的向往,它只是作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留下来,我觉得还是一种念想,因为我们没有体会到当年鲁迅那一批文化名人,面对文化包袱时候痛心疾首,爱有多深、痛有多深。这个问题,从歌颂文化历史方面,从保留和遗存方面,如果像郑州的土地3600年的建筑历史,如果说3600年的建筑文化和符号都遗留在这里,可能遗留下来的是商城墙,可能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。如果我们包袱背太多了,我们中国曾经落后,因为文化太强。所以要看文化的另一面,我觉得为什么这一代人现在开始留恋文化,因为我们心中已经没有太多的文化了,我们有的只是知识,我们今天是寻找文化记忆,让自己有文化,实际上我们缺乏的正是文化。如果内心丰富,无所谓站在什么位置。

  在我们面对钢筋、混凝土,面向未来的时候,不要有太多的包袱,这个社会是一个青春期,有很多的不完善。像年轻人,在成长的时候,不要有太多的老年记忆,让新的一代人不能有更多的前进绊脚,我是从反思的角度谈谈我对瓦的角度,该留的自然会留下来,该走自然会离我们远去,并且会产生更深远的感情。让精神留存,而不是让载体留存,否则我们还会面临前进的障碍。

  李建森:时间关系,我就少说。下面请闵顺柱先生发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