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我们:
品牌服务电话:400-029-0032
对话砖瓦—建筑元素与社会情感实录(十)
来源: | 作者:proa4bbc2 | 发布时间: 2016-06-15 | 161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  李建森:王老师的“一品瓦、二品茶”文章的节选,就是看了一个文章得感言。王老师从生活进步的立场,给了我们一个更圆满的总结,我们所怀旧和追求的生活现场,和坚守有关,和瓦、家、故乡有关。谢谢。下面我们有请范强先生发言。

  范强(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、作家):我们今天座谈的地方是郑东新区,是河南省郑州市现代化建设的集成区。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联盟新城的地方,名字里面带了一个“新”字。这个区域的建筑可以说是东西交汇的地方。在这个地方,陕西和河南的建筑和文学精英,来讨论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,本身是很有深意的。在文化转型的时代,大家总是对不同的文化类型有特别的兴趣。

  我们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,西方人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也有很多的关注和研究。法国的一个著名思想家,专门写文章分析: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,中国人总是比我们有智慧。西方人,是在用刀叉,中国人是用筷子,筷子非常原始,好像树枝上截取一节,原生态的东西。但是,我们吃饭的时候,中国人用筷子是一种梳理的感觉,在调理食品、梳理食品的时候,更加尊重食品的纤维走向。吃莲菜的时候,拿筷子吃,对食品也是体现出来一种东方智慧,是梳理的意思。西方是强权的做法,一手拿叉子,要扎到肉里面,一手拿刀,要强制的截取,要破坏。这是西方和中国的区别,外国人注意到这一点。

  从书写工具上来看,西方和东方共有的一条,我们继续坚持了相形文字,继续坚持了毛笔,东方人有独特的书法艺术,能够把一点墨、一根线写的万千变化,这是西方人非常崇敬的东西,认为这是东方文化的精华所在。而,西方的书写是硬笔。

  说建筑,东方、西方的差别也是很大的,我们今天在座的有些建筑学方面的专家,他们能说的更明白。西方的石木结构和东方的砖木结构,我们大量使用砖、木,这个时候瓦和砖作为陶制的建筑材料登场,砖瓦和木共同形成了中国建筑结构,这一点和西方也是有很大的区别。西方的大型神殿,我们的很多建筑已经被毁掉了,但是不见得是一个坏事。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建筑,最古老的在郑州,中国传统建筑国宝一号、二号、三号都在郑州,不在西安,不在太原。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都是汉朝以前的建筑,国家编号一、二、三号的都是在郑州。

  中国的建筑,就是因为砖木结构,材料能够保存很久,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有些是唐的建筑,还有明代后的建筑。我们说秦砖汉瓦,我们大家能够看到的砖瓦,几乎没有明代以前的。包括我们最值得骄傲的,西安的古城墙的恢复和保护工程,原来可以看到的古城墙都是明代的砖,而不是盛唐时期的建筑材料。砖瓦的数目,也是有生命周期的。中国普及砖瓦,是在明代,而不是秦汉。我们现在在全国的很多的平窑,都是明代的生产力高度发达。我们所能够看到的古城墙,包括南京、西安的一些平窑,包括郑州,所有的砖瓦,说的极端一点,都是明代以后的。当时明代的综合国力极其强大,在世界上GDP占据第一位,文化是全球保持先进性。

  我下乡的时候,对砖瓦有感觉,虽然达不到老先生的深度,但是我有一个典型的介绍案例。我70年代下乡的时候,我住的是土坯房,我的房东住的也是土坯房,我下乡的时候看到院里面积攒的,为了实现盖瓦房的理想,房东住在院里面囤积砖瓦,一边是青砖,一边是灰瓦,一圈圈摆了好几层。我下乡回来的时候,没有看到房子盖起来,我看到砖瓦囤积的量是不断的增加。坚持着,有一点钱买成砖瓦,放在院里面,离他建造瓦房的梦想越来越近。后来想到这些,我很受感动。

  建筑材料个体本身,一砖一瓦本身,是没有什么文化遗产,但是整体上来讲,形成了灵活的构造优势。既可以当文物,也可以当建筑体系,每一个砖瓦是没有文化影响,但是整体上构成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。我们到欧洲去看,德国也有砖,欧洲也有砖,但是欧洲的砖和我们的砖也是不一样的,在材料、烧结温度方面有所不同。青砖、灰瓦,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。到德国看,他们的小房子是红色的,只有中国有灰瓦,日本可能也有灰瓦,日本和朝鲜是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,它的很多古代建筑材料的制作,是向中国学习的,严格意义上来讲,外国是没有青砖灰瓦的。在烧制过程中,我们有一个阴窑的程序,外国是没有的。

  砖瓦,是中国建筑的浮华。中国的砖瓦,在参与整个建筑中,是很独特的。砖瓦在中国现代转型的时候,我们只有痛别,现在建筑的技术极具变化,因为对砖瓦的使用,对自然形成的破坏,建筑产品大量增加,对生态环境的破坏,因为这样的原因,我们不能不告别砖瓦。但是,我们还讲瓦,它对于我们的文化生活是多层次存在的。一个是作为建筑材料存在,以后都变成装饰性了,由主体变成一种装饰。像我们瓦库一样,上面的瓦不多,但是我们大家都很感兴趣,来这个地方跟朋友们聚会。但是我发现这个瓦的摆放是有问题,瓦是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,跟大自然形成回应。

  作为建筑材料,它是我们归别的对象。作为我们的文化符号,它还是保留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间。它作为中国建筑的艺术形态,作为我们故国、故园的艺术形态,是形成民族文化符号。第三,作为中国建筑艺术的一部分,它的风韵要长期留存。它作为中国建筑艺术、建筑精神的一部分,整体上是要往下流传。

  比如我们在郑州建郑东新区,搞这么多建筑,国际上很多的建筑大师都参与了东区的建筑和规划。刘克诚院长,曾经作为我的客人,我接待过。即使郑东新区也保留了相当的中国建筑的东西,CBD的指挥长,我当了4年,整个建筑都是经我的手评审论证的。内环30栋、外环30栋建筑,组成的巨石阵,我认为,也反映了中国建筑精神,合而不同,每一个建筑都强调相互之间的位置,而不是建筑本身的个性,强调整个建筑的空间秩序,胜于强调每个建筑的形体特征。这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。我们讲瓦的粼粼立波的感觉,可能作为建筑材料,从主体转换成配角,甚至一些极点的装饰,我们要告别。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,中国建筑精神的一部分,仍然存在。作为文化符号,它将存在于我们对历史的回望和对故乡的记忆中。

  李建森:范老师从中西餐具、书写工具、建筑材质的比对分析中,有很高的指导意义,感谢。下面,我们有请陆楣先生发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