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我们:
品牌服务电话:400-029-0032
对话砖瓦—建筑元素与社会情感实录(十一)
来源: | 作者:proa4bbc2 | 发布时间: 2016-06-15 | 152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  陆楣(西安美术学院教授、设计理论家):砖瓦曾经见证了我们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劳动人民的智慧,以及建筑技术的辉煌,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。所以,今天大家才能够对它这样的亲切、认同。

  到了工业文明时代,由于钢铁时代的到来,混凝土时代的到来,玻璃时代的到来,这样一来,砖瓦逐渐成了一种历史回忆,逐渐被钢筋、混凝土所取代。特别是到了70、80年代以来,中国许多省市开始了墙体改革,砖瓦逐渐的慢慢淡化了、消失了,成了一种历史的记忆。到了上世纪末,一直到整个21世纪,生态时代的到来,估计砖瓦会慢慢的全部淘汰掉,这是我的估计。

  我这里有一个资料,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,现在生产砖瓦的厂家、企业,大概有9万多家,每年生产粘土砖6000多亿块,耗用的粘土13亿立方米,相当于每年毁掉农耕的耕田是70多万亩,也相当与每年有60多万人口失去了耕田,这是统计资料的显示。在中国现在许多的省市都进行了墙体改革,节能、节地、节木和墙体改革。现在在全国,170多个大中城市已经提出来,禁止粘土砖的生产,禁止的时间表已经提出来了。

  我看到现在有一种太阳能的光电、光热转换,称之为新型材料的东西已经出现了。在这样的建筑理念态势下,我想砖瓦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了,什么呢?它慢慢成了珍贵的历史遗产,成了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。我得到的体会和启示,我觉得有三点:

  第一,我们现在要十分珍贵的向对待文物一样的来对待砖瓦。

  第二,我们要像保护艺术遗产一样的来对待砖瓦,看待砖瓦。

  第三,从瓦库,我得到的启示是,我们要像瓦库一样的,提倡我们中国特色的道法自然、简谱设计的自然美学观。

  李建森:陆老这么一讲,我们感到,他不但是理论家,而且是科学家,数字证明一切。

  习晋(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西安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、全国杰出设计师):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,东西方的文化的交融。不再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个工业化革命的开始,而是进入了21世纪这么一个信息化经济时代;东西方文化的再次交融,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环境的构建。

  “科技”不再是昔日遥不可及的“科技”,而是近在眼前可触可摸,可感受的高科技;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东方文化也包括西方的传统文化,不再是昔日神秘莫测的传统文化,而是集合和搭载着当今高科技含量智慧化启迪思想智慧的航母。

  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,高科技张扬的时代,对传统文化、人文理念的认识,更多的设计师的理性是选择了沉淀,而不是张扬,而是觉醒,从内心升华。用新的理念和思维诠释东西方文化的内涵,不再追求流光溢彩、披金带银的粗狂,从暴发户概念走向了品质的追求。

  一片瓦、一块砖,其内涵胜过了珠光宝气、千军万马;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远胜于物质上的铺张,这是我们时代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
  设计不再注重复杂繁复装修的手段,而是更加关注功能性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,现在生物技术、节能技术、空调技术、声光电技术。我们的智能化、我们的安防、我们的消防,更能符合人居环境的开发和使用的需求,从而构建一个和谐自然的生活品质。

  以上论点用于瓦库设计的价值观,其实再也恰当不过,为什么瓦库设计值钱?它设计使用的砖瓦比珠宝、比钻石还要值钱,它的价值在哪里呢?这个有设计含量的东西是我们人类智慧的一个结晶,对这个设计理念进行一个开发,它能体现一种环保性、健康性、生态性,耐久性和可靠性的要求。这个品质是什么呢?是一种实力、是一种团队,也是一种财富,更多的是用自然智慧、用人文思想去做这方面的开发。

  瓦库设计的成功,它有三个方面价值观的高度:

  首先,瓦库的设计,这是对当今设计思潮、生活方式当头棒喝,是对缺失自我民族意识发展的警示,是从物质奢侈向精神奢华方面的转化。什么意思?是对设计思潮、设计生活方式的现代大国际背景下的反思,这个反思带来的结果是: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,传统的中国人,应该用自己独立、清醒的思考头脑,去对待整个设计、整个世界环球经济的发展。

  有的材料是有情感的,它的情感使我们今天能汇集到一起,有这么多的诗人、散文家、作家,建筑师发感慨,有很多的情感。很多材料,是没有情感的,是有被奴役、强加、侵略的感觉,比如名贵的石材、强硬的钢铁,这些都是和我们生活有冲突的东西。但是我们不得不迫不得已的去接受它。

  在今天这个环境,我们要谈到瓦库这种材料,是有记忆、有情感的,是对设计行业的一个棒喝,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。